发型师不屈发声,为何听不懂只想修一点点
明明说好只是修一修,为什么却被剪短了?相信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经验!
造型师要探讨的是几个常见状况及如何避免。
其实这类的问题多数发生在沟通上或是认知上的差异,因为“修一修”这三个字囊括的范围很广,也很容易被误会。 针对这个话题,请造型师Ken与各位分享几个常见问题。
本文适用对象:
常发生标题所述内容、属于肩膀以下短发、正准备留长头发想先了解留长过程可能面临的剪发状况。
一、明确说出想要的,避免认知差异其实很多人所说「修一修」的定义真的都不一样,有人认为:
——单纯修分岔,长度、层次都不动(想保留长度留长)。
——我发尾要修个几公分(单纯想剪掉发尾一小部分不好的发质)。
——我有段时间没剪了,想要修一下发型(要发型不要剪短,或要发型也要剪短一小部分长度)。
或许有人有其他的定义在,没被列举在项目内。不过不管妳想要的是什么,都要说出自己明确的想法,避免因认知上的差异,导致修剪后的结果不是自己所想的(剪太短或留太长)。
建议妳,除了说出"修一修“的定义外,如长度上有所变动,也可以用手指指出明确想要的位置(图一),或是请设计师指出他所预期要修剪掉的长度,如此可避免因定义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图一:直接指出自己可接受的长度
二、只修分岔长度不动,还是被剪短如果妳有这样的经验,建议妳修剪前先检视一下自己分岔的程度到哪里。 有些头发可能因为先前发型需求,头发薄度已修薄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后续烫染处理或缺乏护理,导致头发连打薄处的短发也都分岔了,不剪除掉虚薄的发尾,发尾又显得毛躁,剪后头发像是没剪一样。
图二:干躁枯黄的发尾,该舍弃的还是得要舍弃
如果你希望发质质感上看起来比较好,建议该舍弃时就别太在意长度问题(当然也要先跟设计师确定剪短后长度自己可以接受)分岔发持续留在头发上对头发来说只是增加长度,但视觉上看上去发质不好,对整体来说并不会有加分作用,甚至可能分岔也会愈来愈严重。
图三:头发的照顾,除护发外,定期修剪也是很重要的
三、修剪完头发看起来都没有型? 妳是不是每次剪发时都会跟妳的设计师说“照原本的型修一修就好”。发型构成的几个条件:发长、层次、薄度、浏海、卷度、颜色。 如果妳是“长发控”,只想修修发尾,除非妳愿意舍弃掉前述的部份头发要件,否则单纯修剪较难做出明显的发型差异。
如果妳很希望修剪出较造型而整体长度不变,建议可以从前面层次(图四,请也延伸看完第四点)或是改变浏海下手,又或者做些挑染或是发尾烫点弯度(图五)也是不错的选择。
图四:耳前区的修剪,也可以让头发看起来较为有型
类似图中耳前做出点层次或烫点内弯,也可以保持长度做出不同的感觉
四、前面修点层次,怎么也被剪短了? 如前面第三点所说,前面修点层次的确是个不变动长度的好方式,不过从下面图五当中,原先头发长度外型属于椭圆或是偏向平的头发,在剪完前面层次后,即便后面头发连0.1公分也没动,视觉上也会变短。
图五:椭圆形的长度外型
怎么说呢? 可以看接着下面图六,当全部头发往前放时可以看到整体视觉上在制造正面长度的是耳朵前的头发(蓝色箭头),当妳选择剪掉前面的层次时(红色虚线),正面视觉上,长度肯定会不见(红色圆圈处)。 因此,选择第三点里面提到的方式,须请设计师为你判断原本头发的条件状况,是否会发生此类问题。
图六:就按这样修剪,还要以头发状况为准
小结:综合以上几点,不管妳的需求是什么,都需要花点时间与设计师沟通(有时沟同时间甚至比剪发时间长)。 以Ken发生过的案例,曾经发生过顾客说要修一下头发,我也真的只是把头发发尾修掉两公分,结果顾客要的是剪掉所有虚薄的发尾。最后就是我再重新剪一次,顾客花了两个剪发时间才剪完头发。 没有设计师愿意发生顾客抱怨的状况,操作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双方认知能达到共识,可减少事后的不满意!
本篇文章仅针对肩膀下中长发及长发适用。
(部分内容来自“美发课堂”,由华龙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