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坚守16年 他把闽南的海风咸味带到重庆
乡愁是什么?是你生命脐带脱落的地方;是家乡的一棵老树、一口老井、一条老巷子、一段老城墙、一些影影绰绰晃动的人;乡愁,更是我们舌尖的记忆,它像蛇芯般搜索回山的路径,它似乎比身体还更需要故乡的饲养,如果不能找到孩提时的食单,也许就会枯叶般迅即陨落。对于家乡、亲人、故土的思念,常常缘于美食而终于美食。
坚守16年
他把乡愁带到重庆
陈金闪,48岁,福建人2000年来到重庆,对于他来说,乡愁,是闽南的海风咸味。他是“海西海鲜”的掌门人,也是闽南饮食文化的坚守者。
几年前,初到“海西海鲜”餐厅吃饭,吃了一口盐焗虾,我告诉他,菜品偏咸,而且太清淡不适合重庆人口味。作为一个生意人,他焦急了很久,而作为一个想把闽南原生态味道带到重庆的闽南人,他并没有任何改良。
当时,我不理解甚至感到些许悲凉在每个街道、角落都遍布美食的重庆。它,没有任何的竞争力。而今天,当我也离家几百公里,每当被问及我最爱的美食,我依旧会说是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那些小吃。
我终于懂了,16年了,他坚守的,是那一段乡愁呀!因为,吃饱了,我们就不想家了。
闽南菜
最大限度保留食物本味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闽南菜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福建泉州、厦门、漳州“闽南金三角”地带的菜肴,和台湾、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菜肴有重要的渊源关系。闽南菜清鲜香脆,注重调汤估料,口味清淡,酸甜适宜,中西合璧,变化无穷,它的烹调技法多样,有炸、炒、煮、炖、焖、煎、卤、火可、火工、淋、蒸等。
海西海鲜
何谓美食?道法自然
蛏熘、枫亭糕、煎粿、焖豆腐、炝肉、套肠、西天尾扁肉、兴化米粉、妈祖面、炒花甲……这里,你几乎可以吃到所有闽南菜的经典。
而在健康与绿色成为食品安全旋律的今天,海西海鲜不断为菜肴的加工过程做减法,不用色素等不利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不在复杂的调味里纠缠,只在微妙的火候里认真。唯本色为美,本味为香,何谓美食,海西海鲜的答案是:食道法自然!
豆浆炒米粉
重庆人的清晨离不开一碗麻辣小面,而闽南人,最爱的莫过于炒米粉。豆浆炒米粉由纯正豆浆、兴化米粉、干虾仁为主要原料,首先,将适量的豆浆烧开,把准备好的米粉用带细网的大勺盛着放进豆浆里,待到米粉烫煮了捞起来。然后,在炒锅里放适量的油,放些葱丝、蒜茉、虾仁等,倒入烫好的米粉一起热炒几分钟。最后,加适量的盐。一盘乳白带黄、美味十足的炒米粉,可以开启一天的美好。
月子汤
在闽南,产妇只要生孩子,必定要喝月子汤,不喝此汤,等于没坐月子。月子汤以黄花菜、干贝、虾仁、豆皮、蛏子、红菇,放在筒子骨里面熬制而成,是女性补气血佳品。
蛏子扁食汤
扁食汤是闽南著名的小吃,最早源于福建厦门。皮薄肉香,香软滑嫩,入口即化,汤鲜味美。
盐焗蛏子
带鱼烧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