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逝的重庆老街 再不去逛逛就没了
重庆的老街,总是藏着一代人不同的记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变,大多数的老街都逃不过被拆除的命运。我们和这座城市共同的回忆再也找不到证据,趁还有机会,去看看最后的老重庆吧。

弹子石老街
“弹子石”名称的由来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弹子石原来叫“诞子石”,大禹治水过门不入,他的妻子涂山女望夫化石,江石诞下儿子夏启,后来这块石头一来二去就被唤作弹子石。上世纪弹子石工厂林立,也曾热闹繁华,老街上每个角落都装满了工厂子弟的儿时记忆……去弹子石大佛段正街走一走,你会路过很多人的全世界。夜晚的弹子石,则是以烧烤声名远播,不管是袁师傅还是胖娃儿都是很多年的老店了,等烧烤的间隙来一份阿亮凉糕,算是这里的标配!
参考出行:公交车419路/354路/373路/471路/816路群慧路站下车,步行5分钟即到。
周边美食:陈祖面、烤饼、现磨芝麻
下浩老街
下浩街区,是南岸龙门浩街道临近南滨路的一段,下浩街区主要街道是下浩正街、董家桥、觉林寺街、葡萄园等。这里是到长江边上龙门浩码头的必经之路,陪都时期,龙门浩码头就是连接渝中半岛与南岸的交通要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小型企业陆续迁入下浩正街,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下浩街区一直是南岸长江边上繁华的街道。如今,南滨路的开发,长江大桥的修建,下浩老街曾经的繁华渐渐的衰落、寂寥,漫步在下浩街头,只能在这里略略感觉到重庆老街风貌的些许残存片断。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老建筑,谈笑风生、互帮互助的老街坊,都消散在云烟里,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参考出行:轨道交通6号线上新街站出口直行50米右侧下行即到。
周边美食:奇香花生米、十多味豆花鱼
黄桷坪老街
提到黄桷坪,首先想到的便是川美老校区。作为最文艺的院校,四川美术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独特的艺术之美。或许每一个老川美人,都有一个黄桷坪情怀,称之为“根”。美院后门配钥匙的小摊,喧闹的夜市,校园里闲庭信步的野猫...回想起来还是昨天的画面。置身“最美林荫大道”中,宛如走过了一条时间隧道,耳边不自觉的想起那首《曾经的你》。几张掉漆的八仙桌,斑驳的水泥墙,整个重庆的味道似乎都浓缩在这一杯茶里。阳光从交通茶馆屋顶的亮瓦射进来,只印下渐明渐暗的光影。老字号豆花面也已经关了,跟周围的邻居打听,因为老两口年纪越来越大了,阿姨身体不好,叔叔心疼阿姨就直接关门不做了。趁还来得及,去黄桷坪吧,如果这些注定要消失,不如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个圆满的告别。
参考出行:轨道交通2号线杨家坪站下车,步行500米左右到杨九路公交站乘坐233路公交直达黄桷坪。
周边美食:梯砍豆花、胡记蹄花
中山四路
上清寺附近的中山四路又称抗战文化一条街,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枢所在地,代言着重庆的前世今生。重庆最美老街的文艺与情怀,一边承载政治风云,一边承载生活文化。无论是何人,都能在这里找回一份对老重庆的念想。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每一座小院,都深藏了自己的岁月故事。这里的每一步都是旧时味道,从街头走到巷尾,就像在翻阅一本饱经沧桑的历史书。除了绿树掩映的青砖黛瓦,蝉鸣和风……中山四路最不缺的就是隐藏在卡卡角角的美食,任吉老砂锅如是,九园包子也承载了许多儿时记忆。
参考出行:轨道交通3号线牛角沱站下车,上行500米左右即到中山四路。
周边美食:九园蒸味馆、廖记老砂锅
(华龙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