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粮价形成机制
完善粮食价格机制,还要积极培育新型种粮主体,让有意愿有能力种粮的农民从中获得效益。

进一步完善粮价形成机制

来源:经济日报2020-05-19

粮食价格不仅关乎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也关乎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粮食价格改革要寻找平衡点,统筹考虑国际粮价走势,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在粮食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国内粮价,既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完善粮食价格机制,要积极培育新型种粮主体,让有意愿有能力种粮的农民从中获得效益。

近期,国际粮价有所上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粮食短缺现象。有人认为,面对疫情,国内粮价应当大幅度提高,以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有人认为,进口粮食还是有价格优势的,生产粮食要消耗水土资源和物质投入,多产粮不如多买粮划算。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有偏颇。稳粮食的关键是稳价格,粮食价格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保持总体稳定。当然,粮价形成机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推动临时收储政策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推动农业直接补贴向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适度规模经营方向转变。

在国际粮价跌宕起伏之时,我国粮价始终能保持总体平稳。除了自身稳定的粮食产量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粮食价格是自成体系的,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在世贸组织规则下,我国对小麦、玉米、稻谷三大主粮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实行1%的低关税,配额外实行65%以上高关税。即使配额完全用完,也不到国内消费量的5%。这使得进口粮食对我国市场冲击较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作为特殊商品,粮食产业作为特殊产业,其作用绝不能简单地以产业规模、产值利润来衡量。对于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即使在国际粮源充裕情况下,粮食的全球可贸易量也仅相当于我国消费量的一半。当前,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事实再次说明,一有风吹草动,曾经便宜的国际粮价就不再便宜,关键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从国内来看,粮食价格对农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在农业各领域中,粮食比较效益最低。近年来,国内粮价基本维持在每斤一元钱出头,以至于有人惊呼,一斤粮食不如一瓶包装水贵。对农民来说,辛苦种地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对农村男性青壮年来说,种地正成为“鸡肋”。这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以至于出现“‘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流行语。

当前,我国小麦面积已连续3年减少,稻谷面积连续2年减少。这既有主动调整农业结构的原因,但也有种粮效益下降、农民季节性抛荒的原因。如果不算劳动力成本,种粮的年收益不过每亩几百元。如果算上劳动力成本,亩均效益已连续3年亏损。今年春播,早稻实现了连续7年面积下降后的首次恢复性增长,一个原因在于,国家公布的早稻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了1分钱。

粮食价格不仅关乎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也关乎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粮食价格改革要寻找平衡点,统筹考虑国际粮价走势,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国内外粮价倒挂,对粮食生产、收储、流通形成了一定影响。在粮食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国内粮价,既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因此,要推动临时收储政策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目前,国家已经取消棉花、大豆、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正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探索实行目标价格制度,实现价格低时补生产者、价格高时补低收入消费者的局面。

完善粮食价格机制,还要积极培育新型种粮主体,让有意愿有能力种粮的农民从中获得效益。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户均土地规模只有7亩多。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契机。如今,规模种地有效益、有前途,其利润可与外出打工或当地二三产业相匹配。今后要在优化粮食支持保护制度上做文章,推动农业直接补贴向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适度规模经营方向转变。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进一步完善粮价形成机制

2020-05-19 16:18:21 来源: 0 条评论

粮食价格不仅关乎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也关乎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粮食价格改革要寻找平衡点,统筹考虑国际粮价走势,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在粮食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国内粮价,既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完善粮食价格机制,要积极培育新型种粮主体,让有意愿有能力种粮的农民从中获得效益。

近期,国际粮价有所上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粮食短缺现象。有人认为,面对疫情,国内粮价应当大幅度提高,以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有人认为,进口粮食还是有价格优势的,生产粮食要消耗水土资源和物质投入,多产粮不如多买粮划算。笔者认为,以上观点都有偏颇。稳粮食的关键是稳价格,粮食价格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保持总体稳定。当然,粮价形成机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推动临时收储政策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推动农业直接补贴向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适度规模经营方向转变。

在国际粮价跌宕起伏之时,我国粮价始终能保持总体平稳。除了自身稳定的粮食产量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粮食价格是自成体系的,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在世贸组织规则下,我国对小麦、玉米、稻谷三大主粮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实行1%的低关税,配额外实行65%以上高关税。即使配额完全用完,也不到国内消费量的5%。这使得进口粮食对我国市场冲击较小。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作为特殊商品,粮食产业作为特殊产业,其作用绝不能简单地以产业规模、产值利润来衡量。对于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即使在国际粮源充裕情况下,粮食的全球可贸易量也仅相当于我国消费量的一半。当前,在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况下,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事实再次说明,一有风吹草动,曾经便宜的国际粮价就不再便宜,关键时候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从国内来看,粮食价格对农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在农业各领域中,粮食比较效益最低。近年来,国内粮价基本维持在每斤一元钱出头,以至于有人惊呼,一斤粮食不如一瓶包装水贵。对农民来说,辛苦种地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对农村男性青壮年来说,种地正成为“鸡肋”。这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以至于出现“‘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的流行语。

当前,我国小麦面积已连续3年减少,稻谷面积连续2年减少。这既有主动调整农业结构的原因,但也有种粮效益下降、农民季节性抛荒的原因。如果不算劳动力成本,种粮的年收益不过每亩几百元。如果算上劳动力成本,亩均效益已连续3年亏损。今年春播,早稻实现了连续7年面积下降后的首次恢复性增长,一个原因在于,国家公布的早稻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了1分钱。

粮食价格不仅关乎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也关乎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粮食价格改革要寻找平衡点,统筹考虑国际粮价走势,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国内外粮价倒挂,对粮食生产、收储、流通形成了一定影响。在粮食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国内粮价,既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因此,要推动临时收储政策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目前,国家已经取消棉花、大豆、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正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探索实行目标价格制度,实现价格低时补生产者、价格高时补低收入消费者的局面。

完善粮食价格机制,还要积极培育新型种粮主体,让有意愿有能力种粮的农民从中获得效益。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户均土地规模只有7亩多。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契机。如今,规模种地有效益、有前途,其利润可与外出打工或当地二三产业相匹配。今后要在优化粮食支持保护制度上做文章,推动农业直接补贴向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适度规模经营方向转变。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袁杰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