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释放消费潜能
目前中央促消费政策加速出台,各地促消费措施落地显效,我国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政策助力释放消费潜能

来源:经济日报2021-10-07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十一”假期,国内市场迎来消费休闲旺季。今年7月下旬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是否影响消费市场?应如何因地制宜挖掘消费潜力?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央促消费政策加速出台,各地促消费措施落地显效,我国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消费回升势头未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1%,比2019年同期增长8%,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积极恢复态势。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明显放缓。

“主要原因是受这一轮疫情、汛情等短期、局部性因素影响,但消费回升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大幅回落,下半年逐月回升,8月份以后基数不断抬高,所以今年下半年以来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总体会呈现前高后低格局。

据商务部分析,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4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12.5%左右,比2019年增长8%左右。

“一些有利因素在支撑消费恢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促消费政策发挥实效,消费新模式激发新需求。

邹蕴涵表示,一方面,中央促消费政策加速出台,在加码短期促消费和长期扩内需政策方面发挥合力。同时,一系列地方相关促消费措施落地显效,继续发放消费券等举措为推动消费加速恢复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以网络购物、共享平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消费模式加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办公业态。在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及5G等新技术的融合过程中,消费数字化进程快速发展,特别是重构消费模式场景引发了商业数字化变革,进一步改善了消费供需匹配问题,有利于激发消费活力。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尚不稳固,消费回升基础还不牢固,实体商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仍比较困难。

近日,商务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这个通知的亮点是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提出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通过找准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发展方向,推动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预计品质零售、全渠道生活服务、特色餐饮、汽车等行业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综合分析看,《通知》从三个方面推动消费持续稳定恢复。

抓重点,稳住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汽车、家电、家具、餐饮是消费市场的顶梁柱,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在四分之一左右。下一步,要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促进新车消费。推动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扩大二手车消费。加快健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鼓励开展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菜品、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经营模式,提振餐饮消费。

抓亮点,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是消费市场重要增长点,1月至8月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6%。下一步,要支持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发展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商业场所、闲置厂房等改造为新型消费载体,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实施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行动。发展首店首发经济,鼓励老字号传承创新,促进品牌品质消费。推动绿色商场创建,壮大绿色循环消费。促进跨境电商进口持续创新健康发展,发挥进博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扩大进口消费。

抓布局,优化提升消费平台载体。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座城市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打造特色商圈、特色街区,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网络。继续组织开展好中华美食荟、老字号嘉年华等重点促消费活动,鼓励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金九银十、岁末年初消费旺季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的各类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提升市场人气,释放消费潜力。

多措并举扩大消费

今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实现新高。同时,消费能力恢复不足、消费意愿再度收紧等问题影响消费复苏势头,需引起高度重视。

“巩固消费复苏势头面临多个问题。”邹蕴涵认为,就业压力持续较大影响消费恢复基础,收入对消费恢复可持续性的支撑力不足,居民消费意愿有收紧风险。“展望2022年,消费将延续持续恢复态势,逐步向正常增长区间回归,但增长压力仍然较大,重点品类消费将呈现不同走势。”

有关专家表示,在消费延续恢复态势、增长压力持续较大、消费分级分化特征突出的情况下,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夯实消费增长基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意愿等方面入手,紧抓消费带动力和支撑力较强的重点商品和服务,进一步发挥促消费政策的带动引导作用,多措并举形成政策合力。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力度、着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丰富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加快推进服务消费升级、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巩固消费复苏势头,进一步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记者 冯其予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政策助力释放消费潜能

2021-10-07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十一”假期,国内市场迎来消费休闲旺季。今年7月下旬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是否影响消费市场?应如何因地制宜挖掘消费潜力?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央促消费政策加速出台,各地促消费措施落地显效,我国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消费回升势头未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1%,比2019年同期增长8%,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积极恢复态势。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明显放缓。

“主要原因是受这一轮疫情、汛情等短期、局部性因素影响,但消费回升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大幅回落,下半年逐月回升,8月份以后基数不断抬高,所以今年下半年以来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总体会呈现前高后低格局。

据商务部分析,10月份乃至整个四季度消费仍将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4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12.5%左右,比2019年增长8%左右。

“一些有利因素在支撑消费恢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促消费政策发挥实效,消费新模式激发新需求。

邹蕴涵表示,一方面,中央促消费政策加速出台,在加码短期促消费和长期扩内需政策方面发挥合力。同时,一系列地方相关促消费措施落地显效,继续发放消费券等举措为推动消费加速恢复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以网络购物、共享平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消费模式加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办公业态。在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及5G等新技术的融合过程中,消费数字化进程快速发展,特别是重构消费模式场景引发了商业数字化变革,进一步改善了消费供需匹配问题,有利于激发消费活力。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尚不稳固,消费回升基础还不牢固,实体商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仍比较困难。

近日,商务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这个通知的亮点是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提出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通过找准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发展方向,推动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预计品质零售、全渠道生活服务、特色餐饮、汽车等行业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综合分析看,《通知》从三个方面推动消费持续稳定恢复。

抓重点,稳住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汽车、家电、家具、餐饮是消费市场的顶梁柱,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在四分之一左右。下一步,要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促进新车消费。推动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扩大二手车消费。加快健全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鼓励开展家电家具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菜品、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经营模式,提振餐饮消费。

抓亮点,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是消费市场重要增长点,1月至8月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6%。下一步,要支持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发展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商业场所、闲置厂房等改造为新型消费载体,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实施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行动。发展首店首发经济,鼓励老字号传承创新,促进品牌品质消费。推动绿色商场创建,壮大绿色循环消费。促进跨境电商进口持续创新健康发展,发挥进博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扩大进口消费。

抓布局,优化提升消费平台载体。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座城市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打造特色商圈、特色街区,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商业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网络。继续组织开展好中华美食荟、老字号嘉年华等重点促消费活动,鼓励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金九银十、岁末年初消费旺季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商旅文体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的各类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提升市场人气,释放消费潜力。

多措并举扩大消费

今年,我国消费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实现新高。同时,消费能力恢复不足、消费意愿再度收紧等问题影响消费复苏势头,需引起高度重视。

“巩固消费复苏势头面临多个问题。”邹蕴涵认为,就业压力持续较大影响消费恢复基础,收入对消费恢复可持续性的支撑力不足,居民消费意愿有收紧风险。“展望2022年,消费将延续持续恢复态势,逐步向正常增长区间回归,但增长压力仍然较大,重点品类消费将呈现不同走势。”

有关专家表示,在消费延续恢复态势、增长压力持续较大、消费分级分化特征突出的情况下,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夯实消费增长基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意愿等方面入手,紧抓消费带动力和支撑力较强的重点商品和服务,进一步发挥促消费政策的带动引导作用,多措并举形成政策合力。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力度、着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丰富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加快推进服务消费升级、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巩固消费复苏势头,进一步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记者 冯其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戴莉芸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