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过度包装” 提倡绿色消费
消费者应不盲目迷恋所谓“高级感”“仪式感”,而应积极践行绿色消费理念。

治理“过度包装” 提倡绿色消费

来源:经济日报2022-05-19

“用心又精致”,“仪式感满满”,“520专属套盒,看起来很高级”……在市场上,包装精美的商品往往能收获不少好评。然而,如今部分商家在包装上“用力过猛”,恐怕是用错了心思。

显然,一些商家看到了“包装”产生的利润空间,为了诱导消费者选择高附加值的产品,便在包装的“颜值”上做起了文章,更有甚者,重视包装超过了重视产品质量,试图用“金玉其外”的包装掩盖“败絮其中”的品质。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商家,乃至对于整个消费市场都是不利的。

除了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商品过度包装最主要的危害,就是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如果处理不当,包装所产生的废弃物还有可能污染环境。数据显示,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其中大部分属于过度包装。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一些“奢华”包装的成本甚至达到了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这些包装使用的纸张、木材、金属、塑料等很多原材料都是我国紧缺的资源。而目前的产品包装材料仅有少量可以回收,大量包装废弃物需要通过填埋、焚烧来处理。以包装塑料袋为例,它们多是高压聚乙烯材料制成,焚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影响人体健康。

既然如此,为何过度包装屡禁不止?一方面,包装是否“过度”难以界定。为应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商家对商品进行保护性包装是必要的。加之商品涉及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客观上也为过度包装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另一方面,过度包装的产生也与社会和文化因素有关系。中国人送礼爱讲究“面子”,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多人愿意为富有“仪式感”“高级感”的设计和包装“买单”,还有一些人开始崇尚奢侈消费,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商家的过度包装行为。

过度包装问题由来已久,治理起来并非一日之功。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兼顾实用和环保,尽量选取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材料,避免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同时,消费者对精美包装的追求也要适可而止,不盲目迷恋所谓“高级感”“仪式感”,而应积极践行绿色消费理念。

当然,要有效遏制过度包装,离不开精准有力的监管,关键是要面向重点行业采取针对性措施。事实上,去年9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就是为了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对重点行业的包装要求进行规范,同时,也透露出国家推动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相信在国家的提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过度包装之风将会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和“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社会风气。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治理“过度包装” 提倡绿色消费

2022-05-19 06:05:00 来源:

“用心又精致”,“仪式感满满”,“520专属套盒,看起来很高级”……在市场上,包装精美的商品往往能收获不少好评。然而,如今部分商家在包装上“用力过猛”,恐怕是用错了心思。

显然,一些商家看到了“包装”产生的利润空间,为了诱导消费者选择高附加值的产品,便在包装的“颜值”上做起了文章,更有甚者,重视包装超过了重视产品质量,试图用“金玉其外”的包装掩盖“败絮其中”的品质。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商家,乃至对于整个消费市场都是不利的。

除了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商品过度包装最主要的危害,就是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如果处理不当,包装所产生的废弃物还有可能污染环境。数据显示,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其中大部分属于过度包装。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一些“奢华”包装的成本甚至达到了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这些包装使用的纸张、木材、金属、塑料等很多原材料都是我国紧缺的资源。而目前的产品包装材料仅有少量可以回收,大量包装废弃物需要通过填埋、焚烧来处理。以包装塑料袋为例,它们多是高压聚乙烯材料制成,焚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会污染大气,影响人体健康。

既然如此,为何过度包装屡禁不止?一方面,包装是否“过度”难以界定。为应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商家对商品进行保护性包装是必要的。加之商品涉及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客观上也为过度包装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另一方面,过度包装的产生也与社会和文化因素有关系。中国人送礼爱讲究“面子”,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多人愿意为富有“仪式感”“高级感”的设计和包装“买单”,还有一些人开始崇尚奢侈消费,这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商家的过度包装行为。

过度包装问题由来已久,治理起来并非一日之功。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在选择包装材料时,应兼顾实用和环保,尽量选取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材料,避免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同时,消费者对精美包装的追求也要适可而止,不盲目迷恋所谓“高级感”“仪式感”,而应积极践行绿色消费理念。

当然,要有效遏制过度包装,离不开精准有力的监管,关键是要面向重点行业采取针对性措施。事实上,去年9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就是为了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对重点行业的包装要求进行规范,同时,也透露出国家推动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相信在国家的提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未来,过度包装之风将会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和“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社会风气。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胡君寒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