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食用油料供给安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
挖掘油菜生产潜力是实施进口大豆替代、保障食用油和饼粕蛋白饲料供给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何保障食用油料供给安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

食用油是人类营养素之一,保障食用油有效供给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六保”任务中“保基本民生”的重点之一。当前,我国油料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样通过科技创新保障油料供给安全?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当前,我国油料产业面临怎样的形势?如何保障油料供给安全?

王汉中:我国是油料消费和进口大国,2019年全国油料消费总量达1.5亿吨,其中国产油料5600万吨,自给率仅37%;植物油消费总量3978万吨,其中,国产植物油约1200万吨,自给率不到31%,供需缺口巨大。大豆是我国进口最多的油料作物,每年从国外进口大豆9000万吨左右。受多重因素影响,食用油和饼粕蛋白饲料保供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突出短板,而大豆进口的不确定性也将长期威胁我国食用油和蛋白饲料的供给安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实施进口大豆替代行动,推进食用油原料供给国产化。

由于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且在生产上与玉米等粮食作物争地,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生产面积和产量增加潜力有限。油菜和大豆均为油脂和蛋白兼用作物,但油菜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充分挖掘油菜生产潜力是实施进口大豆替代、保障食用油和饼粕蛋白饲料供给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

记者:我国发展油菜产业有哪些优势?

王汉中:油菜作为国产第一大油料作物,每年提供优质食用油约520万吨,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近50%,每年生产高蛋白饲用饼粕约80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饲用蛋白源。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是面积扩展潜力大。据测算,长江流域尚有1亿亩以上的冬闲田,其中有6400万亩以上可种植油菜。二是单产增长潜力大。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油菜种植平均单产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0%,每亩达160公斤左右。三是含油量提升潜力大。我国已育成一批含油量达50%左右的高油新品种,比种植的品种含油量提高7个百分点,相当于产油量提高16%以上。四是科技进步潜力大。我国科学家经多年探索已成功突破了油菜“超高密超高产”技术,育成了耐密植的抗病抗倒新品种,在超高密度栽培(每亩5万株至6万株)条件下单产可比传统品种的传统种植方式提高25%以上,有望推动一次新的油菜绿色革命。

记者:我国油菜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汉中: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我国油菜产业实现了从低产到中产、从中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高产的三次跨越。2019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已达9874.6万亩,总产1348.47万吨。

在看到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仅限于一定面积的轮作补贴、良种补贴、生产大县补贴等。二是种植效益较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因大田生产平均单产偏低而种植成本又偏高,导致种植油菜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三是大中型加工企业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且附加值低。受到低价进口原料影响,油菜主产区以加工国产油菜籽为主的大中型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开工率曾低至5%左右。四是菜油品牌建设缺位,产业效益尚待提升。公众对双低菜籽油优异品质的认知不足,急需加强科普宣传和品牌建设力度,实现优质优价。五是油菜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记者: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汉中:油菜产业发展要以满足消费者优质健康食用油需求、提升油菜全产业链综合效益为使命,以“三高”优质(高产、高油、高抗、双低)新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功能型菜油绿色高质高效加工技术装备等为技术支撑,以生产规模化、操作机械化、产品优质化、产销一体化、经营品牌化为途径,以“三全高效”模式创建为引领,即全区域布局(村、乡或县全区域)、全价值链发掘(榨油、菜用、观花、蜜源、饲用等)、全产业链开发(产加销一体化、品牌化发展),充分利用长江流域的冬闲田发展优质油菜。

我们希望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将油菜冬闲田面积、单产、含油量和科技革命等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油菜面积1.6亿亩、单产160公斤、含油量50%、超高密超高产品种和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如此,每年可生产约1280万吨优质食用油和1280万吨优质蛋白饲料,实现进口大豆部分替代,并催生一个万亿级产业,显著提升国民食用油健康水平。

记者: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油菜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料供给安全?

王汉中:受城镇化现代化加速、国际关系快速演变等因素影响,我国油料产业发展“危”“机”并存,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职责使命。

一是加大油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议国家和长江流域各省加大资金、政策的投入和创设力度,将中央财政的油菜轮作补贴扩大到长江流域全域油菜产区,鼓励各地将油菜生产机具、功能型菜籽油等产地加工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范围。

二是支持“三全高效”发展模式的创建。建议农业农村部牵头开展优质油菜产业“三全高效”发展模式的创建,打造县域级全区域全链条油菜高产高效发展样板,辐射带动全国油菜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加强食用油市场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食用油品质。依靠优质品种、先进加工技术和强有力监管,实现产品优质优价,保障消费者食用油健康。

四是开展食用油健康消费行动。大力宣传食用油科学与营养健康知识,倡导科学膳食理念。

五是加快引领油菜产业跨越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建设。建议加快建设油料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料营养素功能评价与定向改良重大科学工程等条件平台,提升核心种质资源保存发掘、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高效加工与利用、油脂营养与健康、质量检测与安全等创新能力,助推油菜新的绿色革命进程,全面提升科技对产业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如何保障食用油料供给安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

2021-05-09 0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食用油是人类营养素之一,保障食用油有效供给是落实中央提出的“六保”任务中“保基本民生”的重点之一。当前,我国油料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样通过科技创新保障油料供给安全?针对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当前,我国油料产业面临怎样的形势?如何保障油料供给安全?

王汉中:我国是油料消费和进口大国,2019年全国油料消费总量达1.5亿吨,其中国产油料5600万吨,自给率仅37%;植物油消费总量3978万吨,其中,国产植物油约1200万吨,自给率不到31%,供需缺口巨大。大豆是我国进口最多的油料作物,每年从国外进口大豆9000万吨左右。受多重因素影响,食用油和饼粕蛋白饲料保供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突出短板,而大豆进口的不确定性也将长期威胁我国食用油和蛋白饲料的供给安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实施进口大豆替代行动,推进食用油原料供给国产化。

由于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且在生产上与玉米等粮食作物争地,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生产面积和产量增加潜力有限。油菜和大豆均为油脂和蛋白兼用作物,但油菜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充分挖掘油菜生产潜力是实施进口大豆替代、保障食用油和饼粕蛋白饲料供给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

记者:我国发展油菜产业有哪些优势?

王汉中:油菜作为国产第一大油料作物,每年提供优质食用油约520万吨,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近50%,每年生产高蛋白饲用饼粕约80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饲用蛋白源。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是面积扩展潜力大。据测算,长江流域尚有1亿亩以上的冬闲田,其中有6400万亩以上可种植油菜。二是单产增长潜力大。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油菜种植平均单产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0%,每亩达160公斤左右。三是含油量提升潜力大。我国已育成一批含油量达50%左右的高油新品种,比种植的品种含油量提高7个百分点,相当于产油量提高16%以上。四是科技进步潜力大。我国科学家经多年探索已成功突破了油菜“超高密超高产”技术,育成了耐密植的抗病抗倒新品种,在超高密度栽培(每亩5万株至6万株)条件下单产可比传统品种的传统种植方式提高25%以上,有望推动一次新的油菜绿色革命。

记者:我国油菜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汉中: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我国油菜产业实现了从低产到中产、从中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高产的三次跨越。2019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已达9874.6万亩,总产1348.47万吨。

在看到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仅限于一定面积的轮作补贴、良种补贴、生产大县补贴等。二是种植效益较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因大田生产平均单产偏低而种植成本又偏高,导致种植油菜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三是大中型加工企业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且附加值低。受到低价进口原料影响,油菜主产区以加工国产油菜籽为主的大中型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开工率曾低至5%左右。四是菜油品牌建设缺位,产业效益尚待提升。公众对双低菜籽油优异品质的认知不足,急需加强科普宣传和品牌建设力度,实现优质优价。五是油菜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记者: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汉中:油菜产业发展要以满足消费者优质健康食用油需求、提升油菜全产业链综合效益为使命,以“三高”优质(高产、高油、高抗、双低)新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功能型菜油绿色高质高效加工技术装备等为技术支撑,以生产规模化、操作机械化、产品优质化、产销一体化、经营品牌化为途径,以“三全高效”模式创建为引领,即全区域布局(村、乡或县全区域)、全价值链发掘(榨油、菜用、观花、蜜源、饲用等)、全产业链开发(产加销一体化、品牌化发展),充分利用长江流域的冬闲田发展优质油菜。

我们希望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将油菜冬闲田面积、单产、含油量和科技革命等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油菜面积1.6亿亩、单产160公斤、含油量50%、超高密超高产品种和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如此,每年可生产约1280万吨优质食用油和1280万吨优质蛋白饲料,实现进口大豆部分替代,并催生一个万亿级产业,显著提升国民食用油健康水平。

记者: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油菜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料供给安全?

王汉中:受城镇化现代化加速、国际关系快速演变等因素影响,我国油料产业发展“危”“机”并存,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的职责使命。

一是加大油菜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议国家和长江流域各省加大资金、政策的投入和创设力度,将中央财政的油菜轮作补贴扩大到长江流域全域油菜产区,鼓励各地将油菜生产机具、功能型菜籽油等产地加工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范围。

二是支持“三全高效”发展模式的创建。建议农业农村部牵头开展优质油菜产业“三全高效”发展模式的创建,打造县域级全区域全链条油菜高产高效发展样板,辐射带动全国油菜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加强食用油市场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食用油品质。依靠优质品种、先进加工技术和强有力监管,实现产品优质优价,保障消费者食用油健康。

四是开展食用油健康消费行动。大力宣传食用油科学与营养健康知识,倡导科学膳食理念。

五是加快引领油菜产业跨越发展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建设。建议加快建设油料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料营养素功能评价与定向改良重大科学工程等条件平台,提升核心种质资源保存发掘、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高效加工与利用、油脂营养与健康、质量检测与安全等创新能力,助推油菜新的绿色革命进程,全面提升科技对产业的引领和支撑能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戴莉芸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